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哀悼宋高宗赵构去世的挽词,用庄重而深情的笔触描绘了送葬场景,并赞颂了高宗的德行。
前两句描写送葬队伍缓缓前行,灵车渐渐远去的情景。"黼翣"是古代帝王出殡时的仪仗,"龙輴"指帝王灵车,通过"方徐转"和"望已遥"的对比,营造出肃穆悲凉的氛围。
中间四句用自然景物比喻高宗的功绩。"胥涛"指钱塘江潮,说它平静如掌,暗喻高宗治国使天下太平;"禹穴"是大禹陵墓,说它庄重如朝堂,暗喻高宗功绩堪比古代圣王。后两句直接表达群臣百姓痛失明君的悲伤,以及高宗以孝治天下的美德。
最后两句总结性赞颂:根据经典礼仪为高宗拟定庙号,他将像尧帝一样被万世景仰。全诗通过生动的送葬场景、贴切的自然比喻和真挚的情感,既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思,又高度评价了高宗的治国功绩,展现了帝王葬礼的庄严与历史的厚重感。
倪思
(1147—1220)湖州归安人,字正甫,号齐斋。倪称子。孝宗乾道二年进士。淳熙五年中博学宏词科。历官太学博士、将作监。光宗时累官礼部侍郎。宁宗初历任内外官,皆为言者论罢。后召还,试吏部侍郎兼直学士院,论言多切直,以忤韩侂胄,予祠。侂胄死,复召,历礼部尚书。又以忤史弥远,出知镇江府,移福州,寻镌职而罢。有《齐山甲乙稿》、《经锄堂杂志》、《班马异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