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明朝诗人汪广洋的作品,他感谢了一个叫许炼师的人送给他一些珍贵的书籍。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首诗描绘的景象和表达的情感。
诗的第一句“茅山许史旧诸孙,还向仙台卧白云”,是说茅山许家的后代,现在的一位炼师,居住在仙台上,像白云一样自由自在。这里通过“白云”象征许炼师的超然脱俗和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
接下来的两句“竹外画沙迷鹤迹,花间引水泛鹅群”,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在竹林外,有人在沙地上画出鹤的痕迹,鹤是最能象征自由的鸟类;花丛中,有人在引导水流,让鹅群在水里嬉戏。这里既有自然的美丽,又有隐居者的闲适生活。
“苍崖翠刻金书字,丹井银床玉篆文”两句,描述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苍崖上雕刻着金书写的文字,丹井旁边放着银床,上面刻着玉制的篆文。这里既展现了古代文人的才学和对书法艺术的崇敬之情,也凸显了许炼师所在的仙台环境的古朴和神秘。
最后两句“科斗早收东观上,几人相倚播清芬”,使用了典故,提到古代学者早年就收集了典籍,而“播清芬”则是赞美许炼师将美好的学问传播开来,传承给后来的人。这里的“科斗”指的是古代的字体,暗示了书籍的珍贵和历史的传承。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隐居者生活的描述和对珍贵书籍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许炼师的敬意和对知识传承的珍视。诗中充满了诗意和宁静的氛围,给人以心灵上的慰藉和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