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天岩

每逢胜境便留神,一路桃花别汉秦。
绕刹苔封高士迹,临溪客问野人津。
纡回松竹看非俗,罗列山川识有真。
踏遍岭头天尺五,飘飘已觉迥风尘(清谢旻雍正《江西通志》卷一五四)。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游览通天岩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联"每逢胜境便留神,一路桃花别汉秦"写作者对美景的专注,一路上盛开的桃花仿佛让人忘记了尘世的纷扰。"汉秦"代指俗世,桃花则象征隐逸的世外桃源。

颔联"绕刹苔封高士迹,临溪客问野人津"描写古寺周围的景象:长满青苔的遗迹暗示曾有高人隐居,溪边偶遇的野人更增添了山林的隐逸气息。"问津"暗用陶渊明《桃花源记》的典故。

颈联"纡回松竹看非俗,罗列山川识有真"赞美松竹的脱俗姿态和山川的真实面貌。这里的"真"既指自然的本真,也暗含道家返璞归真的思想。

尾联"踏遍岭头天尺五,飘飘已觉迥风尘"写登高后的感受:站在山顶仿佛离天很近,整个人都感觉超脱了尘世的束缚。"天尺五"夸张地表现山势之高,"迥风尘"则表达了远离尘嚣的畅快。

全诗以游览路线为线索,通过桃花、古刹、松竹等意象,层层递进地展现了一个遗世独立的自然胜境。语言清新自然,最后落脚于超然物外的精神体验,让读者也能感受到那份登高望远的豁达心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