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集字十首

世事非吾事,驾言归路寻。
向时迷有命,今日悟无心。
庭内菊归酒,窗前风入琴。
寓形知已老,犹未倦登临。

现代解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归隐自然的向往。

开头两句"世事非吾事,驾言归路寻"直截了当地说:这些世俗事务都不是我关心的事,我要驾车去寻找回家的路。这里的"家"不是指现实中的家,而是象征心灵归宿。

中间四句描写了归隐后的生活状态。"向时迷有命"是说以前被命运迷惑,"今日悟无心"是说现在明白了要放下执念。在庭院里赏菊饮酒,听着风吹过窗前的琴声,这种闲适的生活正是作者向往的。

最后两句"寓形知已老,犹未倦登临"很有深意。虽然身体已经衰老,但精神上仍然保持着对自然山水的热爱。"登临"在这里不仅指登山,更象征着对精神境界的追求。

整首诗用简单的生活场景,表达了深刻的人生感悟。作者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世俗和自然,展现了从迷茫到觉悟的心路历程。最打动人的是最后那种"人老心不老"的积极态度,即使年岁已高,依然保持着对美好事物的热情。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