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李当

知有瑶华手自开,巴人虚唱懒封回。
山阴一夜满溪雪,借问扁舟来不来。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好的,我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分析这首诗。

这首诗名为《酬李当》,从题目看应该是对某人(李当)的答诗。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这首诗:

1. “知有瑶华手自开”:这句诗中的“瑶华”是形容美好、纯洁的事物。作者知道有美好的事物(人或诗)出现,并且亲自去开启或欣赏。可以理解为作者对李当的诗作有所期待和欣赏。 2. “巴人虚唱懒封回”:这里的“巴人”可能指的是当地人,或者说某种文化背景下的人。“虚唱”可以理解为空洞的赞美或者没有实际内容的歌声。“懒封回”则表达了作者对于这样的赞美或回应感到疲倦或不在意。也就是说,对于别人的空洞赞美,作者并不感兴趣,也不愿意回应。 3. “山阴一夜满溪雪”:这句诗描绘了一个景色,山阴之地在一夜之间布满了雪,如同溪水流经,留下了美丽的雪景。这里的雪,也许寓意着某些事物的纯洁、美好,或者是突如其来的变化。 4. “借问扁舟来不来”:这里的“扁舟”可以象征着某人或者某种期待。“来不来”表达了一种询问、期待的心情。作者似乎在问,那个美好的人或事物是否会到来,或者自己是否应该有所期待。

综合起来,这首诗可以理解为:作者知道有人(李当)有美好的事物(可能是诗歌),并对此有所期待。但对于别人的空洞赞美,作者并不在意。而在山阴之地,突然出现的雪景让作者有所感触,于是询问那个美好的人或事物是否会到来。

这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和内心的情感变化,展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期待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空洞赞美的反感。整体来说,这首诗既有情感的表达,也有景色的描绘,情景交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许浑

许浑(约791~约858),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诗人,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诗,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