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无孤雁句,君有倚楼诗。

现代解析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两句,却巧妙地构建了一个充满人情味的对话场景。

第一句"我无孤雁句"像是诗人谦虚的坦白:我写不出那种描写孤雁的凄美诗句。这里的"孤雁"常用来象征孤独漂泊的境遇,诗人说自己写不出这种句子,可能是自谦,也可能暗示自己生活安稳。

第二句"君有倚楼诗"则转向赞美对方:但你有站在高楼远望时写下的好诗。"倚楼"这个动作自带画面感,让人联想到凭栏远眺、思绪万千的场景,说明对方是个情感细腻的诗人。

两句话通过对比形成对话感:一个说自己写不好,一个夸对方写得好。这种朋友间互相打趣又真诚欣赏的语气,让整首诗读起来亲切自然。诗人用最简练的文字,既表达了对友人诗才的赞赏,又展现了文人之间那种惺惺相惜的友谊,读来余味悠长。

鲍寿孙

宋代官吏,字子寿,号云松,歙县(今属安徽)人。度宗咸淳三年(1267)领江东乡荐,时年十八。元至元、贞元间为宝庆州学教授。事见《桐江集》卷一《鲍子寿诗集序》、《新安文献志》卷首《先贤事略》。今录诗五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