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朝散郎刘公庙

文而博兮乐且有余,武有勇兮莫之测窥,
闽之南兮江之西。俯视鼎镬兮犹一潢池,
士怯且惰兮若奉骄儿。一夫死兮百将莫支,
提千人兮左右以之。嗟平生之志兮马革裹毙,
使畏死而偷生兮将形骸焉依。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用直白豪迈的语言,歌颂了一位名叫刘公的文武全才。全诗可以分成三个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前六句)用对比手法突出刘公的非凡: - 文采广博像永远用不完的快乐源泉 - 武艺高强到敌人根本摸不透他的实力 - 在福建江西一带所向披靡 - 别人眼中的危险战场(鼎镬指煮人的酷刑),在他眼里就像小水塘般平常 - 普通士兵胆小懒惰像宠坏的孩子,他却能带着千人队伍灵活作战

第二部分(中间四句)通过战场描写展现刘公的勇猛: - 他一人战死后,上百将领都守不住阵地(侧面烘托他的重要性) - 生前带领军队时如臂使指,指挥若定

第三部分(最后两句)点明英雄本色: - 他毕生愿望是像东汉马援说的"马革裹尸"战死沙场 - 讽刺那些贪生怕死的人:就算苟活下来,躯壳还有什么价值?

全诗最打动人处在于用鲜活比喻(把战场比作小水塘、把士兵比作骄儿)和强烈对比(刘公的勇武VS普通人的怯懦),塑造出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形象。最后两句更是用生死观的对比,把英雄气概升华到人生价值的高度——真正的勇士宁愿壮烈牺牲,也不愿窝囊偷生。这种豪迈的气概,在今天依然能让人热血沸腾。

王遂

王遂,字去非,一字颖叔,枢密副使王韶之玄孙,后为镇江府金坛人,宋代名臣。 嘉泰二年进士,调富阳主簿,历官差干办诸司审计司。绍定三年,知邵武军兼福建招捕司参议官。后任工部尚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