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行

渺渺沈清际,回头望即赊。
幽禽飞共阔,野客泛无涯,
浦暗微分树,滩遥半涨沙。
今宵应有月,重得宿薦花。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悠远的江上夜行图,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意象,传递出旅人漂泊中的孤独与诗意。

开篇“渺渺沈清际”用雾气朦胧的江面拉开画卷,回头望去来路已模糊不清,暗示旅途的漫长未知。随后镜头转向空中飞鸟与江上小舟,用“共阔”“无涯”展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飞鸟自由翱翔于广阔天空,旅人随小舟漂荡在无边际的江面。

五六句是绝妙的动态特写:昏暗的岸边树影若隐若现,远处沙滩随潮水若沉若浮。这里用“微分”“半涨”两个精准的动词,把暮色中朦胧的景致写得像水墨画般流动。最后诗人由实转虚,想象今夜月光必会洒落,自己将像从前一样枕着薦草入眠,用“重得”二字透露出对熟悉温暖的渴望。

全诗妙在将孤独的旅程写出闲适感。看似在写景,实则通过飞鸟、小舟、树影、沙滩等意象的层层铺陈,让读者感受到漂泊者与自然对话的宁静心境。特别是结尾对月光的期待,把羁旅愁绪化作诗意栖居,展现了古人“处处为家”的豁达智慧。

释保暹

释保暹,字希白,金华(今属浙江)人。普惠院僧。真宗景德初直昭文馆,九僧之一(《清波杂志》卷一一)。有《处囊诀》一卷(元吴师道《敬乡录》卷一四),已佚。今录诗二十五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