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曲

美人如花花不如,翠滑难胜碧玉梳。
道修且阻无音书,蛾眉长颦未曾舒。
春风吹衣裳,黯然泪沾襟。
莺啼出无心,转添愁海深。
窗前红梅花,落尽不可簪。
玉台明镜如秋水,疑有人间两西子。
美人未可彫朱颜,朱颜但愿长如此。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美人曲》用浅白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一位忧郁美人的形象,传递出青春易逝的感伤。全诗可以分成三个层次来理解:

开篇用"美人比花更娇艳"的对比,带出主角的绝世容颜。但这位美人并不快乐——她的翡翠发饰太滑,连碧玉梳子都戴不稳(暗示心神不宁),与爱人相隔遥远杳无音信,眉头始终紧锁不展。

中间部分通过四个生活细节,层层递进地展现她的愁绪:春风吹动衣襟时暗自垂泪,莺鸟的啼叫本无心却让她更愁苦,窗前红梅凋谢无法簪戴(暗示青春流逝),梳妆台的镜子照出她如西施般的美貌("两西子"指镜里镜外都是美人)。

结尾点明全诗核心矛盾:美人不想用胭脂修饰容颜,只盼青春永驻。这句看似是爱美之心,实则透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力感。诗人用"玉台明镜如秋水"的清澈意象,反衬出美人内心"愁海深"的波澜,形成强烈反差。

全诗妙在将抽象的时间焦虑,具象化为梳子、落梅、镜子等日常物品,让读者从生活细节中感受到美人"未可彫朱颜"的深层恐惧。这种对青春易逝的咏叹,放在今天依然能引发共鸣。

赵雍

赵雍,元代书画家。字仲穆,湖州(今属浙江)人。父赵孟頫,故元翰林学士承旨,赠荣禄大夫,江浙等处中书省平章政事,赠魏国公,诣文敏。母管氏,赠魏国夫人。赵雍以父荫入仕,官至集贤待制、同知湖州路总管府事。书画继承家学,赵孟頫尝为幻住庵写金刚经未半,雍足成之,其联续处人莫能辨。妣刘氏,封归安县君,三子,凤,麟,燕;一女淑瑞 适钱塘崔复。擅山水,尤精人物鞍马,亦作界画。书善正、行、草,亦长篆书。精鉴赏。传世作品有《兰竹图》、《溪山渔隐》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