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水岩

重峦复岭锁松关,只欠泉声入座间。
我若当年侍师侧,不教喝水过他山。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山景图,并借景抒发了对师长的怀念之情。

前两句写景:层层叠叠的山岭像锁一样围住松林,景色虽美却少了泉水的声音。这里的"锁"字用得巧妙,既写出山势的环绕感,又暗示环境的幽闭。"只欠泉声"四个字点出遗憾——静美的山景中独缺了灵动的水声。

后两句抒情:诗人想象如果当年能陪伴在老师身边,就不会让泉水改道流向别的山。这里用"喝水"的拟人手法,把泉水改道说成是"喝水过他山",既呼应前文的"泉声",又暗含深意——表面是说留住泉水,实则表达对老师的思念,暗示若能常伴师长身边,就不会留下遗憾。

全诗语言平实却意境深远,通过"有山无水"的小遗憾,引出"师不在侧"的大遗憾,把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自然过渡到对师长的追忆,展现了中国人含蓄深沉的情感表达方式。最妙的是"喝水"这个双关语,既指水声,又暗含"饮水思源"的深意,让简单的山水诗有了更丰富的情感层次。

徐锡之

徐锡之,理宗淳祐九年(一二四九)曾游鼓山(《闽中金石志》卷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