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刘伯宗绝交诗

北山有鸱,不洁其翼。
飞不正向,寝不定息。
饥则木揽,饱则泥伏。
饕餮贪污,臭腐是食。
填肠满嗉,嗜欲无极。
长鸣呼凤,谓凤无德。
凤之所趣,与子异域。
永从此决,各自努力(○《后汉书》朱穆传注引穆集。)。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用鸟类的对比,讽刺了虚伪贪婪的小人,同时展现了高洁之士的品格。

前半段(前八句): 诗人用"鸱"(猫头鹰)比喻品行低劣的人——它翅膀肮脏、飞行歪斜、休息也不安稳。饿了就偷抢("木揽"指掠夺树上的鸟巢),饱了就趴着不动。像饕餮(传说中的贪吃怪兽)一样贪得无厌,专吃腐烂食物,永远填不满欲望。

后半段(后六句): 这种鸟居然还敢嘲笑凤凰"无德",而凤凰的志向与它完全不同。诗人最后决绝地说:我们道不同,就此永别,各自走自己的路吧!

核心思想: 1. 批判现实:通过鸱的丑态,揭露了生活中那些品行不端、损人利己却反咬一口的小人。 2. 坚守原则:凤凰象征高尚的人,他们不会与低劣者同流合污,即使被诋毁也要保持距离。 3. 人生选择:最后两句像一声响亮的"绝交宣言",强调人要有辨别善恶的勇气,对恶劣关系要及时切断。

现代启示: 这首诗像一面镜子,提醒我们: - 警惕身边"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人 - 真正的品德高尚者往往被小人嫉妒 - 与其纠缠不清,不如果断远离负能量

全诗用动物比喻让道理生动易懂,尖锐的批判中带着一股"道不同不相为谋"的洒脱,读起来痛快淋漓。

朱穆

朱穆(100~163)字公叔,一字文元,东汉南阳郡宛(今河南南阳市)人,丞相朱晖之孙。初举孝廉。顺帝末,大将军梁冀使典兵事。桓帝时任侍御史。感时俗浇薄,作《崇厚论》、《绝交论》。永兴初,出任冀州刺史,镇压起事灾民。后触犯宦官,罚作刑徒,因千人上书为之鸣不平,赦归。居乡数年,复拜尚书。上书请除宦官未成,忧愤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