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迎仙观熊得昌鍊师

把臂神仙竟不回,山中弟子有馀哀。
函关晓雾青牛去,华表秋风白鹤来。
九转丹成遗井灶,三春花落閟亭台。
时来吊古怀清隐,愁绝芝田半草莱。

现代解析

这首诗表达了对一位已故道士(熊得昌)的深切怀念,以及物是人非的伤感。全诗通过几个生动的画面,传递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首联写现实场景:人们拉着道士的衣袖期盼他归来,但他已仙逝,只留下山中弟子无尽的哀伤。"把臂"这个动作很形象,让人感受到生者对逝者的不舍。

颔联用两个典故营造仙逸氛围:老子骑青牛出函谷关成仙的传说,与仙人乘白鹤归来的典故,暗示道士已得道升仙。这两个画面一"去"一"来",形成时空交错感。

颈联转到道观现状:炼丹的井灶还在,但人已不在;春天花落时,亭台楼阁也显得冷清。"遗""閟"二字透出人去楼空的寂寥。

尾联直抒胸臆:诗人前来吊唁,看到曾经清修之地长满荒草,愁绪难解。"愁绝"二字将情感推向高潮,让读者感受到深切的物是人非之痛。

全诗妙在虚实结合,既有仙踪飘渺的想象,又有荒草萋萋的现实,在仙凡对比中深化了怀念之情。语言上"青牛""白鹤""丹井""芝田"等意象都充满道教色彩,贴合道士身份,又通过"余哀""愁绝"等词传递出普世的生命哀愁,让不懂道教文化的读者也能产生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