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碧照庵 其二

平旦前驺出郡闉,松堤石磴自无尘。
寒云明灭天开幕,霜草青红地展茵。
灵刹迥非劳世境,净庵常属悟空人。
更怜万竹千杉色,不问严冬与早春(同上书卷中)。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晨山寺的宁静画卷,充满禅意与自然之美。

开头写天刚亮时,诗人骑马离开城门,沿着松树掩映的石阶上山,路上洁净无尘。这里用"无尘"既写实景干净,也暗指心灵澄澈。接着用"寒云明灭"形容破晓时分云层中透出的天光,像舞台帷幕缓缓拉开;地上结霜的草木青红相间,像大自然铺开的地毯。这两个比喻把晨景写得既灵动又温暖。

后四句转入禅意。诗人说这座寺庙远离尘世纷扰,是修行人悟道的清净之地。最妙的是结尾:他特别喜爱这里竹林和杉树的色彩,因为无论严冬还是早春,它们始终保持着苍翠本色。这里用树木的"不变"暗喻修行者超脱季节轮回的禅心。

全诗通过"洁净的山路-变幻的晨光-永恒的绿意"三个层次,由实到虚地传递出"身处自然,心向菩提"的意境。最打动人的是那份在寒冷季节里依然蓬勃的生命力,让人感受到超越世俗的宁静力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