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黄鹤楼 其三

高楼俯瞰景无边,但得登临便是仙。
一带疏林明远水,半规斜日满前川。
汉阳城外舟如屋,鹦鹉洲中草似烟。
遥指乡关二千里,碧云无尽暮江天。

现代解析

好的,我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分析这首诗《登黄鹤楼 其三》。

这首诗歌描绘的是作者登上黄鹤楼的情景以及自己的感慨。黄鹤楼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建筑,很多人都会在这里写诗表达情感。让我们逐句来看这首诗。

第一句,“高楼俯瞰景无边”,作者站在黄鹤楼上,俯瞰四周景色,觉得景色辽阔无边。这展现了黄鹤楼的高耸和周围的壮丽景色。

第二句,“但得登临便是仙”,这里的“登临”指的是登上黄鹤楼,作者说只要能够登上这里,就像变成了仙人一样。这表达了作者对黄鹤楼的赞美和向往,也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

第三句和第四句,“一带疏林明远水,半规斜日满前川”,作者描绘了远处的树林和明亮的水面,以及半圆的夕阳映满了前面的河流。这两句诗描绘了黄鹤楼周围的自然景色,给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感觉。

第五句和第六句,“汉阳城外舟如屋,鹦鹉洲中草似烟”,汉阳城外的船只像房屋一样多,鹦鹉洲中的草长得茂盛,像烟雾一样。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黄鹤楼周围的景象,展现出一种繁华和自然的美。

最后两句,“遥指乡关二千里,碧云无尽暮江天”,作者遥望着家乡的千里之遥,看着碧绿的云朵和傍晚的江天。这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展现了黄鹤楼周围的美丽景色。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黄鹤楼周围的自然景色和繁华景象,表达了作者对黄鹤楼的赞美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语言优美,形象生动,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黄鹤楼的美丽。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