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住山寺诗八首 其七 玄墓

禅栖一室五湖东,翠巘丹梯览未穷。
忽起松涛声自远,不飞花雨境皆空。
暮山浮出云霞外,春水流回岛屿中。
寂寞嗣宗双眼色,凭高聊以送归鸿。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寺中静修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宁静悠远的意境。

前两句写山寺的位置和环境:诗人在太湖东边的山寺中禅修,眼前是望不到尽头的青山和石阶。这里用"翠巘丹梯"(青翠的山峰和红色的石阶)勾勒出鲜明的色彩对比,让人仿佛能看到山寺周围的美景。

中间四句通过声音和画面展现山寺的幽静:突然吹起的松涛声从远处传来,虽然没有花瓣飘落,但整个环境却显得空灵澄澈。傍晚时分,山影浮现在云霞之上,春天的溪水环绕着山间的小岛流淌。这些描写动静结合,"松涛声"打破了寂静,却又衬托出更大的宁静;"不飞花雨"的留白写法,比直接写落花更能体现空灵之感。

最后两句透露出诗人的心境:他像魏晋名士阮籍(嗣宗)一样,用寂寞的眼神眺望远方,借着登高目送归去的鸿雁。这里既有孤独感,也有超脱尘世的意味,鸿雁的意象暗示诗人对自由隐逸生活的向往。

全诗通过山寺周围的自然景物,营造出一个远离尘嚣的清净世界。诗人没有直接抒发情感,而是让松涛、暮山、春水、归鸿这些意象自然传递出内心的宁静与淡淡的孤寂,展现了古代文人追求精神自由的理想。

张元凯

苏州吴县人,字左虞。少习《毛诗》。以世职为苏州卫指挥,督运漕粮北上,有功不得叙,自免归。悒悒不得志,以酒自放,酒酣谈天下事,慷慨风发。工诗,有《伐檀斋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