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壶冰

玉壶知素结,止水复中澄。
坚白能虚受,清寒得自凝。
分形同晓镜,照物掩宵灯。
璧映圆光入(一作出),人惊爽气凌。
金罍何足贵,瑶席几回升。
正值求圭瓒,提携共饮冰。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以"玉壶冰"为线索,描绘了一个纯净高洁的意境。诗人通过冰的特质,表达了对高尚品格的赞美。

开篇用"玉壶结冰"和"止水澄澈"的意象,展现冰的纯净透明。接着用"坚白虚受"形容冰既能保持坚硬洁白,又能包容万物;"清寒自凝"则写出冰天然形成的清冷气质。

中间部分用"晓镜"比喻冰面如清晨的镜子般明亮,"宵灯"衬托出冰的晶莹能掩盖灯光。当圆月照在冰面上时,冰壁反射的光芒让人感到清凉气息扑面而来。

最后通过对比:黄金酒器虽贵重,却比不上冰的清雅;瑶池宴席虽奢华,也不及冰的天然。诗人暗示在追求美玉珍宝的同时,更应该珍视像冰这样纯净高洁的事物,与志同道合者共享这份清雅。全诗以冰喻人,赞美了坚守本真、不慕虚荣的高尚品格。

王季友

王季友,生于公元714年3月11日,卒于794年12月18日,名徽,字季友,号云峰居士,洪州南昌人,祖籍河南洛阳,生于豫章东湖之滨。王季友幼年家道破落,遂与其兄一同迁至丰城云岭定居,并用功读书。王季友在22岁时便考中状元,并任御史治书。但因厌倦时政,无意与李林甫之辈为伍,王季友不久后返回到丰城,在株山脚下的龙泽智度寺设帐授徒,开始了长达二十多年的隐居生活。隐居期间,王季友著有《龙泽遗稿》、《四书要注》、《六经通义》等作。名气亦响喝当时,杜甫、钱起、郎士元等人都与其有唱和之作。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