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人在深夜思念远方亲人的痛苦心情。
开篇用"流离悲夜阑"直接点明主题:漂泊在外的人深夜难眠的悲伤。"月陨山正黑"营造出压抑的黑暗氛围,月亮都看不见了,山也黑漆漆的,暗示心情沉重。
中间部分交代背景:和爱人分离已经九年("九载燕赵客"),对方像大车一样沿着固定路线前行(暗指生活轨迹难以改变)。这里用"蜉蝣"比喻人生短暂,用"龟鹤"反衬分别之久,说就算人能活得像龟鹤那么长,也受不了这么久的分离。
最后情感爆发:强迫自己不要想了,可是越想念眼泪都要哭成血。这个"泪成血"的夸张说法,把思念的痛苦推到了极致。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明知不该想却控制不住"的矛盾心理。诗人用黑夜、蜉蝣、龟鹤这些意象,把抽象的思念写得具体可感。特别是最后两句,把人在深夜辗转反侧、越想越痛苦的状态刻画得淋漓尽致,很容易让有过类似经历的人产生共鸣。
周是修
(1354—1402)明江西泰和人,名德,以字行。少孤力学,洪武末举明经,为霍丘县学训导,建文间为衡王府纪善,留京师,预翰林纂修。好荐士,屡陈国家大计。燕兵入京城,自经于应天府学尊经阁。尝辑古今忠节事为《观感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