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十八弟登金山
廿载身为南北客,呼船屡渡杨子江。
非徒行役有牵迫,涉险先已神魂𢥠。
金山咫尺不敢上,但见突兀撑青谾。
平生恨事此其一,寸心耿耿何能降。
朅来沙头十日住,楚舠牢系枯杨桩。
新安大贾久不至,船头犹未支长杠。
朝来塔铃送好语,似欲招我凌苔矼。
兴来不暇顾性命,遂携瘦弟登轻舽。
须臾停橹泊山脚,老僧揖我言多哤。
僧旁沙弥健于鸟,相引不惜芒鞋双。
我来看山非佞佛,不用钟鼓交铮摐。
磴高层层踏白石,廊回曲曲开红窗。
花宫七级压巀嶪,粉亭四面流琤淙。
呀然石洞深且黑,白日火焰琉璃釭。
所惜山僧不好事,争结屋宇遮崆㟅。
惟馀东面露沙土,修竹百个攒鸡腔。
妙高台高径斗绝,耸身直上酸𩪘𩩝。
坐久舂天怒浪作,赝泉何必倾罂缸。
长风万里巨鲸吼,峭壁千尺洪涛撞。
中流回顾翠欲滴,亭亭如建莲花幢。
非徒行役有牵迫,涉险先已神魂𢥠。
金山咫尺不敢上,但见突兀撑青谾。
平生恨事此其一,寸心耿耿何能降。
朅来沙头十日住,楚舠牢系枯杨桩。
新安大贾久不至,船头犹未支长杠。
朝来塔铃送好语,似欲招我凌苔矼。
兴来不暇顾性命,遂携瘦弟登轻舽。
须臾停橹泊山脚,老僧揖我言多哤。
僧旁沙弥健于鸟,相引不惜芒鞋双。
我来看山非佞佛,不用钟鼓交铮摐。
磴高层层踏白石,廊回曲曲开红窗。
花宫七级压巀嶪,粉亭四面流琤淙。
呀然石洞深且黑,白日火焰琉璃釭。
所惜山僧不好事,争结屋宇遮崆㟅。
惟馀东面露沙土,修竹百个攒鸡腔。
妙高台高径斗绝,耸身直上酸𩪘𩩝。
坐久舂天怒浪作,赝泉何必倾罂缸。
长风万里巨鲸吼,峭壁千尺洪涛撞。
中流回顾翠欲滴,亭亭如建莲花幢。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作者带着弟弟游览金山的经历和感受,充满了冒险精神和人生感慨。
开篇作者说自己20年来在南北漂泊,多次乘船渡过长江。每次都是匆匆赶路,内心紧张不安,明明金山近在眼前却不敢上去游览,这成了他心中的遗憾。这次在江边住了十天,终于有机会实现心愿。
诗中生动描绘了登山的场景:清晨听到塔铃声仿佛在召唤,一时兴起不顾危险就带着弟弟出发。停船靠岸后遇到健谈的老和尚,还有灵活的小沙弥带路。作者强调自己是为看山景而来,不是来拜佛的。
登山过程描写得很细致:踩着白石台阶,穿过曲折的回廊,看到七层佛塔压着山巅,四面凉亭流水叮咚。有个石洞黑漆漆的却点着琉璃灯,可惜很多自然景观被僧房挡住了。只有东面还能看到沙地和竹林。
最精彩的是登上妙高台后的壮观景象:坐着看江中怒浪翻滚,听到巨浪像鲸鱼吼叫,千尺峭壁下波涛撞击。回头望见青翠的山峰像莲花般矗立在江心。
全诗通过一次说走就走的登山之旅,表达了人生要及时行乐、不要留下遗憾的态度。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即兴的冒险精神——听到塔铃就出发,不顾危险也要看风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既有宏大的江浪场面,也有细致的石阶竹林,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最后中流回首的莲花山形象,更是把这次游览升华成了人生中难忘的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