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战乱后重游雁荡山,和老友林笠士重逢时的感慨。全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通过描绘山水和友情,表达了作者对安宁生活的向往。
逐句解析:
1. “乱馀何地觅丘园,只有山游梦屡温。” - 战乱之后,哪里还能找到安宁的田园生活?只有一次次在梦中重温游山的快乐。 - 这两句写出了战乱对生活的破坏,以及作者对和平生活的怀念。
2. “石骨解从閒处傲,泉声犹作昔年喧。” - 山石依然像从前一样傲然挺立,泉水也依旧喧闹如昔。 - 这两句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山水的永恒不变,反衬出人世间的变迁。
3. “我无能事何妨老,子有新诗喜见存。” - 我没有什么才能,老了也无妨;你有新诗,让我很高兴。 - 这两句写出了作者对老友的欣赏和对自己平淡生活的坦然接受。
4. “不饭胡麻吾亦饱,赤城霞色未须论。” - 不吃仙丹我也能饱,赤城山的霞光也不必再提了(本来想去天台山游玩,但没有成行)。 -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满足,以及对名利的淡泊。
整体赏析: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它用简单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情感。作者通过对山水的描写,抒发了对战乱的厌恶和对和平的向往;通过对友情的描写,表达了对真挚情感的珍视。整首诗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读来令人感动。
通俗理解:
这首诗就像一位老朋友在和你聊天,他告诉你战乱后的生活多么艰难,但他依然能从山水和友情中找到快乐。他不在乎自己有没有成就,只在乎朋友的诗写得好不好。他觉得粗茶淡饭也能吃饱,不必追求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这种豁达和乐观,正是这首诗最打动人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