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昔日将军府邸的荒凉景象,通过今昔对比抒发对功名富贵的感慨。
前两句直接点明将军早已离世,路过此地的行人自然感到哀伤。这里用"自"字巧妙说明繁华消散是自然规律,无需刻意渲染悲情。
中间四句用具体景物形成强烈对比:将军的功业像高山一样长存,但曾经的繁华却如流水一去不返。藤蔓爬满废井,野菊长在荒台,这些意象生动展现府邸的破败。最精彩的是"乱"和"荒"两个字,既写实又传神,让读者仿佛亲眼看到杂草丛生的景象。
最后两句突然转折,用反问点出主旨:在这破败的宅院里,当年有多少人家曾在此歌舞升平?这一问既讽刺了人世间的短暂荣华,又暗示现在的衰败与昔日的热闹形成强烈反差。诗人没有直接说教,而是让读者自己体会其中的人生哲理。
全诗语言朴实但意境深远,就像用文字拍了一组对比照片:一边是记忆中的灯火辉煌,一边是眼前的断壁残垣。这种视觉冲击让人自然领悟到:功名利禄终将化为尘土,唯有青山绿水永恒。
许浑
许浑(约791~约858),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诗人,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诗,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