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门秋兴 其二

无复熊罴守翠微,行人驻马立斜晖。
人间已见传金碗,箧里徒惊举玉衣。
雁掠荒云啼队道,鼠缘古瓦下园扉。
经途谁奏通天表,泪湿龙髯愿已违。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黄昏的边关景象,充满了沧桑感和对往昔的怀念。

开头两句写边关已无昔日雄壮的守卫,只有行人驻足在夕阳下。这里用"熊罴"比喻勇猛的将士,"翠微"指青翠的山色,暗示曾经的军事要塞如今已荒废。

中间四句通过对比手法展现盛衰变迁:人们还在传颂昔日的奢华(金碗玉衣),但现实中只剩荒凉——大雁掠过乌云在废弃的道路上哀鸣,老鼠沿着破败的屋檐爬行。这些意象生动表现了繁华落尽后的凄凉。

最后两句抒发感慨:如今还有谁能向皇帝呈递奏章呢?诗人想到先帝("龙髯"代指皇帝)的遗愿未能实现,不禁泪下。这里透露出对国事衰微的痛心。

全诗以秋景写哀思,通过边关的今昔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国势衰落的忧思。诗中荒云、古瓦等意象营造出萧瑟氛围,与金碗、玉衣的昔日荣华形成强烈反差,让读者感受到深沉的历史沧桑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