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寿寺

兰若附京邑,戒坛生静机。
六尘谁度脱,三宝众归依。
海外旃檀供,阶前洞壑微。
曾闻诸佛祖,遗像此传衣(阶前洞壑相传为吴道子所修筑)。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位于京城附近的寺庙——万寿寺的宁静与庄严。

开头两句点出寺庙的地理位置和氛围:它靠近繁华的京城,却因戒坛(僧人受戒的地方)的存在而显得格外清幽,让人心生宁静。

中间四句具体描写寺庙的香火鼎盛和建筑特色: - "六尘"指世俗的纷扰,"三宝"指佛、法、僧,诗人感叹:在这喧嚣的世间,谁能真正超脱?而万寿寺作为信仰的象征,吸引着众人前来皈依。 - "旃檀"是名贵的香料,说明这里供奉着来自海外的珍贵香火;"洞壑微"则形容寺庙台阶前的假山流水精巧别致(相传是唐代画圣吴道子设计),为寺庙增添了一份自然意趣。

最后两句借典故升华主题:传说这里曾供奉佛祖的袈裟("传衣"是佛教禅宗传法的象征),暗示万寿寺不仅是建筑杰作,更是佛法传承的圣地。

全诗通过"闹中取静"的对比、虚实结合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寺庙既庄严神圣,又充满艺术气息的双重魅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