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简单直白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普通父亲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感受,读来亲切自然。
前两句"平生无女只生儿,三子登科一子随"讲的是家庭情况:这辈子只有儿子没有女儿,三个儿子考取了功名,还有一个儿子留在身边。这里"登科"指科举考试成功,说明儿子们有出息,但诗人并没有炫耀,只是平静陈述事实,反而显得真实可信。
后两句"家在白云青嶂里,不求闲散待何时"转向生活态度:住在青山白云环绕的地方,现在不享受悠闲生活,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呢?这两句特别打动人心,表现出一种知足常乐的生活智慧。诗人没有追求更多功名利禄,而是满足于眼前的山居生活,这种豁达的心态很有感染力。
整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用最朴实的语言说最实在的话,像拉家常一样自然 2. 展现了普通人对家庭的自豪和对简单生活的满足 3. 传递了"知足常乐"的生活哲学,在现代社会依然有启示意义 4. 画面感强,青山白云的意象让人向往
这种返璞归真的表达方式,反而比很多华丽辞藻堆砌的诗更打动人心,因为它说的就是每个人都能理解的平凡真理。
石待问
(?—1051)眉州眉山人,字则善。少以诗赋名。真宗咸平三年进士。景德三年,以广德军判官试贤良方正直言极谏入第四等,授殿中丞。大中祥符三年,以太常博士上时务策,得罪责授滁州团练副使。仁宗即位,累官通判太平州,遂居其地。官终太常寺丞知阶州。时丁谓畏其直,钱易奇其文,杨亿、李谔服其议论。有《谏史》百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