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莫斯科红场

少时革命仰红场,垂老身临夙愿偿。
十月惊雷声已杳,百年信史话犹长。
更无赤帜飘陵墓,但有清歌出教堂。
铜像不知何处去,朝阳依旧照西墙。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从小向往莫斯科红场,到老年终于实现心愿的所见所感。全诗通过今昔对比,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开头两句直白地交代背景:年轻时向往革命圣地红场,老了终于亲眼见到。这里"夙愿偿"三个字透露出圆梦的欣慰。

中间四句用对比手法展现红场的变化: - "十月惊雷"指俄国十月革命,曾经震动世界,如今已听不到回响 - "百年信史"说这段历史虽然过去百年,但人们仍在谈论 - 过去列宁墓上飘扬的红旗不见了 - 现在只能听到教堂里传出的歌声

最后两句意味深长: - 革命领袖的铜像不知去向 - 但太阳每天依然照在红场的西墙上

诗人用"朝阳依旧"这个意象,暗示无论政治如何变迁,自然规律不变,时间永远向前。全诗没有直接评判历史,但通过平静的观察和对比,让读者感受到时代巨变带来的沉思。语言朴实却意味深长,是这首诗的魅力所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