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意
怎粉香脂色,零落如许。
几处芳丛,栩栩蘧蘧,落红犹忆前度。
凄凉不恨春如梦,恨梦也、寻常不做。
却输伊、安稳双飞,还到绣帘深处。
正是春深时候,铢衣晒粉薄,花韵阑午。
一半寒烟,一半荒芜,绿得南园凄楚。
杏花只在高楼上,休说起、江南风雨。
怕当时、画碧罗裙,也化仙魂飞去。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是一首以“绿意”为主题的词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抒情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凋零、美好与哀愁。
首先,词的上片以“冰绡在否”开篇,似乎是在询问某种美好的事物是否还在。“冰绡”通常指轻柔的丝织品,这里可能用来象征美好的景象或情感。接着描述“粉香脂色,零落如许”,这里用香粉和颜色来比喻春天花朵的凋谢。然后词人又用“几处芳丛,栩栩蘧蘧”来形容春日里花丛繁茂、生机勃勃的场景。“落红犹忆前度”则表达了词人对花落之美的留恋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接下来,“凄凉不恨春如梦,恨梦也、寻常不做”,词人表示自己并不恨春天的短暂和消逝,而是遗憾那些美好的梦境不再出现。最后,“却输伊、安稳双飞,还到绣帘深处”,词人用“安稳双飞”来形容一种美好的情感或景象,可能是指相爱的人在一起,但这样的美好只存在于记忆中,如今只能在心底回味。
下片则描绘了深春时节的景象。“正是春深时候”,点明时节,接着用“铢衣晒粉薄,花韵阑午”来形容春日午后的美好景色。“铢衣”是古代的一种轻便的衣服,“晒粉薄”则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阳光明媚、温暖舒适。然后,“一半寒烟,一半荒芜”,词人用对比的手法,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荒凉并存的景象。这种对立又统一的景象让人感受到春天的复杂性和丰富性。“绿得南园凄楚”,则进一步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哀愁并存的氛围。最后,“杏花只在高楼上,休说起、江南风雨”,词人用杏花和高楼来象征美好的事物和回忆,而“江南风雨”则暗示了生活的艰辛和不易。结尾的“怕当时、画碧罗裙,也化仙魂飞去”,则表达了词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抒情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凋零、美好与哀愁。词人通过对比的手法,展现了春天的复杂性和丰富性。同时,词中也透露出词人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这种深情和细腻的描绘使得这首词具有独特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