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秋日狩猎图景,同时暗含对人生际遇的感慨。
开头用"海东霜隼"(北方来的勇猛猎鹰)比喻才能出众的人,说它们飞越万里只需片刻,暗示杰出者总能快速抓住机遇。"狡兔"躲在深草里多年自以为安全,"弋人"(猎人)却始终盯着远方波涛,形成鲜明对比:自以为聪明的人可能早已被盯上。
接着描写两类飞禽的命运:青鵁(一种猛禽)独自飞回山林得以自由,而皁颊(黑色小鸟)成群结队却落入罗网。这里用动物比喻人世——特立独行者反而安全,盲目从众者易陷危机。
最后两句转向对"文登贤太守"的致谢,表面说感谢他传授驱除恶念的方法,实则可能暗指官场中需要保持清醒,避免随波逐流。全诗通过狩猎场景,巧妙表达了"保持独立清醒"的处世智慧,飞禽走兽的对比让道理通俗易懂又耐人寻味。
孙沔
孙沔(996年—1066年),字元规。越州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北宋大臣。天禧三年(1019年)进士,补赵州司理参军。宋仁宗时历监察御史、陜西转运使。曾两知庆州,因有外交治才,颇受依用。皇祐年间,任湖南、江西路安抚使,兼广南东、西路安抚使,因协助狄青平定侬智高有功,授枢密副使。后因“淫纵无检”遭御史弹劾,徙官寿州。宋英宗即位后,被起为资政殿学士、知河中府,改知庆州。治平三年(1066年),改观文殿学士、知延州,在赴任途中去世,年七十一(一作七十二),追赠兵部尚书,谥号“威敏”。《全宋诗》录其诗四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