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五代史》杂咏三十九首 其二十八

无才无德剧痴顽,家国争□付等闲。
底事人钦长乐老,死时犹欲比尼山。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讽刺了一个既没才华又没品德的无能之辈,却莫名其妙受到世人追捧的荒唐现象。

前两句直接开骂:这人要能力没能力,要道德没道德,简直是个顽固不化的蠢货。国家大事在他眼里就跟儿戏似的("争□"可能是"争夺"或"争战"的缺字),完全不当回事。

后两句更绝:就这种人居然还被捧成"长乐老"(当时对德高望重老人的尊称),更可笑的是临死还想和孔子(尼山是孔子出生地)相提并论。诗人用"底事"(凭什么)这个质问,把对这种社会怪象的愤怒直接拍在读者脸上。

全诗就像现在网友吐槽"没本事的领导"一样犀利,只不过用诗歌形式骂得更文雅。它揭露了历史上真实存在的荒唐现象——有些人明明德不配位,却靠着钻营获得虚名。这种古今相通的社会讽刺,正是这首诗最扎心的力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