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行香子
无也闲愁,有也闲愁,有无间愁得白头。花能助喜,酒解忘忧。对东篱,思北海,忆南楼。
【庆宣和】过了重阳九月九,叶落归秋,残菊胡蝶强风流。劝酒,劝酒。
【锦上花】莫莫休休,浮生参透。能得朱颜,几回白昼。野鹤孤云,倒大自由。去雁来鸿,催人皓首。位至八府中,谁说百年后?则落得庄周,叹打骷髅。爱煞当年,鲁连乘舟。那个如今,陶潜种柳。
【清江引】青云兴尽王子猷,半路里干生受。马踏街头月,耳听宫前漏,知他恁羡甚么关内侯。
【碧玉箫】莺也似歌喉,佳节若为酬,傀儡棚头,题甚么抱官囚,自也羞,则不如一笔勾。锦瑟左右,红妆前后,朦胧醉眸,觑只头黄花瘦。
【离亭宴带歇指熬】花开但愿人长久,人闲难得花依旧,夕阳暂留。酒中仙,尘外客,林间友。黄橙带露时,紫蟹迎霜候,香醪羡篘,酒和花,人共我,无何有。细杖藜,宽袍袖,断送了西风罢手。常待做快活头,永休开是非口。
【庆宣和】过了重阳九月九,叶落归秋,残菊胡蝶强风流。劝酒,劝酒。
【锦上花】莫莫休休,浮生参透。能得朱颜,几回白昼。野鹤孤云,倒大自由。去雁来鸿,催人皓首。位至八府中,谁说百年后?则落得庄周,叹打骷髅。爱煞当年,鲁连乘舟。那个如今,陶潜种柳。
【清江引】青云兴尽王子猷,半路里干生受。马踏街头月,耳听宫前漏,知他恁羡甚么关内侯。
【碧玉箫】莺也似歌喉,佳节若为酬,傀儡棚头,题甚么抱官囚,自也羞,则不如一笔勾。锦瑟左右,红妆前后,朦胧醉眸,觑只头黄花瘦。
【离亭宴带歇指熬】花开但愿人长久,人闲难得花依旧,夕阳暂留。酒中仙,尘外客,林间友。黄橙带露时,紫蟹迎霜候,香醪羡篘,酒和花,人共我,无何有。细杖藜,宽袍袖,断送了西风罢手。常待做快活头,永休开是非口。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曲子用大白话讲了一个看透人生的中年人的心境,核心就三句话:愁是常态、及时行乐、名利皆空。
开篇就自嘲式地说"不管有钱没钱都发愁,愁来愁去头发都白了"。用"花"和"酒"对比点出人生解法——赏花能开心,喝酒能忘忧。后面提到的东篱、北海、南楼都是古代网红打卡地,相当于现在人说"想去大理看海、去西藏净化心灵"。
【庆宣和】这段像发朋友圈:重阳节过了树叶黄,菊花都快谢了还硬撑着好看。就像中年人强颜欢笑,只能劝自己"喝吧喝吧"。
【锦上花】开始说大实话:看透人生就像拆穿魔术——再帅的脸也会老,当再大的官也带不进棺材。羡慕两种人:战国鲁仲连(功成身退)和陶渊明(辞职种田),相当于现在人向往"财富自由后归隐田园"。
【清江引】直接吐槽:当官就像半夜加班(马踏街头月),听着皇宫更声数秒,这种生活哪有躺平舒服?"关内侯"相当于现在的处长局长,作者说白送都不要。
【碧玉箫】这段最有趣:听着黄莺唱歌过节,突然醒悟自己像提线木偶。当官羞耻度爆表,不如统统划掉。喝到眼神迷离时,看黄花都觉得它比自己瘦——黄花成了中年发福的反衬。
最后【离亭宴】是终极豁达:花开时盼人长寿,其实人该学花开花落的从容。列出三种理想活法:酒仙(痛快喝)、隐士(不掺和)、山民(交自然朋友)。最后画面特别有生活感:袖子挽得老高,拄着细竹杖,在秋风里摆摆手说"老子不跟你们卷了",立志当个快乐老宅男,闭嘴不谈是非。
全篇妙在把人生哲理写成吐槽大会,像过来人边喝酒边拍着你肩膀说:"兄弟,愁毛啊?你看那螃蟹配黄酒不香吗?"用秋天景物当表情包,官场比作傀儡戏,现在读来依然扎心又治愈。
马致远
马致远(1250年-1321年),字千里,号东篱(一说字致远,晚号“东篱”),汉族,大都(今北京)人,另一说(马致远是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人,号东篱,以示效陶渊明之志)。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生年当在至元(始于1264)之前,卒年当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间,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是我国元代时著名大戏剧家、散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