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紫溪驿读黄安中中丞留题①

金銮天仙才,渗漉肤寸管。
由来风骚将,要出江谢远。
一生忠孝心,伦匹世所罕。
曩闻奉安舆,驾言得兹馆。
喜先行辀动,荣入綵衣暖。
他年逝波痛,故国松楸眼。
春晖草心尽,日力乌哺短。
银钩壁间字,刺落归粉板。
捉衿来孰复,如渴釂斝盏。
顾我幺么姿,辱公披沙拣。
波澜溯沿阔,藻火止觇矕。
公今青云上,功业壮图满。
此诗落人间,鼎味才一脔。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路过紫溪驿时,读到黄安中(一位高官)留在驿站墙壁上的题诗后有感而发。全诗通过赞美黄安中的才华和品德,表达了作者对前辈的敬仰和自己渴望被赏识的心情。

核心内容解析:

1. 赞美黄安中的才华: 开头用"金銮天仙才"形容黄安中文采斐然,像天上的仙人一样出众。"渗漉肤寸管"是说他的才华从笔端流露,哪怕只写短短几句也充满魅力。

2. 推崇忠孝品德: 诗中强调黄安中"一生忠孝心",这种品德在世间很罕见。通过"春晖草心尽"(像小草报答春光般尽孝)、"乌哺短"(乌鸦反哺的典故)等比喻,歌颂他孝顺母亲的美德。

3. 追忆与感慨: 作者提到黄安中当年陪同母亲("奉安舆"指护送母亲车驾)在此停留的往事,如今看到墙上的题字已经斑驳("刺落归粉板"),引发物是人非的唏嘘。

4. 自谦与渴望提携: 后段作者自比"幺么姿"(微小之人),感谢黄安中像淘金者"披沙拣"般发现自己的价值。最后用"鼎味一脔"(鼎中美食的一小块)比喻黄安中的诗作,暗示自己希望能沾得些许才华光辉。

诗歌亮点: - 善用典故比喻: 如"乌哺"喻孝心,"披沙拣金"喻识才,生动易懂。 - 情感真挚: 既有对前辈的崇敬,又流露出怀才不遇者渴望被认可的普遍心理。 - 结构巧妙: 从题壁诗切入,串联起对人物品德、往事、自身处境的层层思考。

现代启示: 这首诗本质上是一封用诗歌写就的"求职信",展现了古代文人如何通过文学创作寻求机遇。其中对德才兼备的推崇、对知遇之恩的珍视,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