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花子 为人题帘上画松

五鬣苍然入画图。一湾流水带平芜。昨夜惊涛吹欲落、响金铺。

曾在天台山下见,霜皮黛色记来无。彷佛溪南桥畔路、第三株。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画在帘子上的松树图,通过生动的画面和联想,展现了松树的苍劲之美和自然韵味。

上片(前四句)直接描写画中松树的样子: 1. "五鬣苍然"形容松针茂密、颜色深青,像真的松树一样栩栩如生。 2. "一湾流水"带出画面背景,有流水和平坦的草地,构成一幅完整的山水画。 3. "昨夜惊涛"两句用夸张手法,说画中的松树仿佛能听到风吹松涛的声音,甚至感觉要把屋檐下的金属装饰(金铺)都震响了,突出画作的逼真。

下片(后四句)由画作引发回忆: 1. 诗人想起在天台山见过的真实松树,问画中的松树是否记得当初的模样。"霜皮"指灰白的树皮,"黛色"指深绿的松针。 2. 最后两句更具体地定位记忆,说这棵松树特别像溪南桥边见过的第三棵松树,让画面有了真实参照。

全词妙处在于: - 虚实结合:既写画中松,又联想真松 - 动静相生:静态的画作却写出风声涛响 - 记忆与现实交织:通过熟悉的景物让画作更亲切 - 语言清新自然:用"五鬣""霜皮"等通俗比喻描绘松树特征

通过欣赏这幅画松,诗人表达了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也展现了艺术品唤起美好记忆的力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