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半窗罗宪副宅限韵咏兰

疏英春满翠云庄,清露猗猗静晚香。
一任燕游谐色笑,不将秾艳斗寻常。
骚人赋在思纫佩,尼父琴沦日望洋。
滚滚庆源浑未艾,应随罴梦兆佳祥。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兰花盛开的雅致画面,并借兰花寄托了高洁的品格追求。

开头两句写景:稀疏的兰花开满翠云山庄,带着清露在傍晚静静散发幽香。"猗猗"形容兰花柔美舒展的样子,这里突出兰花清雅不张扬的特质。

三四句用拟人手法:兰花任由燕子嬉戏玩闹,与周围环境和谐相处,却不愿用浓艳的姿态与寻常花草争艳。这里暗喻君子随和处世但不随波逐流的风骨。

五六句用典抒情:"骚人"指屈原,他曾在《离骚》里写佩戴兰草以示高洁;"尼父"是孔子,他弹琴时曾因理想难实现而望向大海。这两个典故表达对先贤品格的追慕,也暗含怀才不遇的感慨。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像滚滚长流般的福泽还未完,兰花的出现(古人认为梦见罴是吉兆)预示着好运将至。这里在清雅的基调上增添了对美好未来的期许,使诗意更显圆融。

全诗以兰喻人,通过写兰花的清幽、淡泊、与世无争,传递出作者对高洁人格的向往,并在含蓄中流露出对人生际遇的思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