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官员在春天上巳节(古代踏青节日)时的所见所感,用生动的画面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人在旅途中的复杂心境。
开头两句像电影镜头:昨夜狂风卷着黄沙,天地昏暗;今早朦胧晨光中,青翠山峦渐渐显现。这一暗一明的对比,既写实景,也暗示心情从压抑到舒缓的变化。
中间四句是诗的核心。"薄宦驱人"说自己为小官职奔波,不知不觉已不再年轻;幸好有美酒能安慰漂泊的孤独。这里藏着现代人也能共鸣的无奈——为生活奔波,借酒消愁。接着用色彩写景:夕阳把树林染红,幽深山谷若隐若现;春水漫涨淹没远处沙洲,只剩一片碧绿。红绿交织的春日画面里,暗含时光流逝的惆怅。
最后两句最妙。诗人看着眼前高山峻岭,突然觉得这景色不输著名的兰亭(王羲之写下《兰亭集序》的地方)。这既是赞美眼前风景,更是豁达的感悟:平凡旅途中的遇见,也可以像名胜古迹一样打动人心。
全诗就像用文字拍的短视频:有风沙、晨曦、青山、绿水、酒杯,最后定格在"此处风景亦绝美"的人生顿悟。它告诉我们:生活中总有身不由己的奔波,但若能静心欣赏沿途风景,平凡时刻也会散发光芒。
李埴
李埴(一一六一~一二三八)(生年据《鹤山集》卷六四《跋静春先生刘子澄帖》淳熙五年年十八推定),字季允(《南宋馆阁续录》卷八),一作季永,号悦斋,眉州丹棱(今属四川)人。焘子。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进士。宁宗庆元三年(一一九七),除秘书省正字。嘉定四年(一二一一),除成都府路提刑。六年,为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除秘书少监、起居舍人(《南宋馆阁续录》卷九、七)。理宗绍定四年(一二三一),为四川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嘉熙二年,以同签书枢密院事督视江淮京湖军马,同年卒。有《悦斋集》,已佚。《宋元学案》卷七一、《宋史翼》卷二五有传。今录诗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