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入新秋百感生,就中蝉噪最堪惊。能催时节凋双鬓,
愁到江山听一声。不傍管弦拘醉态,偏依杨柳挠离情。
故园闻处犹惆怅,况是经年万里行。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以蝉鸣为引子,抒发了游子漂泊在外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开头两句点明时间(初秋)和情绪(百感交集),蝉的叫声最让人心惊。这里用"惊"字很妙,既写蝉声突然,又暗示诗人内心被触动。

中间四句具体写蝉声带来的感受: - 蝉鸣仿佛在催促时光流逝,让人白发增多(凋双鬓) - 一声蝉鸣就让诗人对着江山发愁 - 蝉声不像乐器声能助酒兴,反而借着杨柳声(古人折柳送别的习俗)勾起离愁

最后两句情感升华: - 在家乡听到蝉声尚且会惆怅 - 更何况如今漂泊万里之外 用递进手法,将思乡之情推向高潮

全诗妙在: 1. 把看不见的"愁"写得具体可感,通过蝉声、白发、杨柳等意象呈现 2. 层层递进,从惊到愁再到惆怅,情感逐渐加深 3. 用寻常秋景(蝉鸣)寄托深沉乡愁,以小见大

就像现代人听到某个熟悉的声音(比如家乡特有的鸟叫)突然想家一样,诗人通过蝉鸣这个"触发器",把漂泊在外的孤独感写得淋漓尽致。

罗邺

罗邺 (825—?),字不详,余杭人,有“诗虎”之称。约唐僖宗乾符中前后在世。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