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小诗描绘了一幅宁静又充满生机的山居图景,语言简单却画面感十足。
前两句"山青云白斗争高,石路萦纡接野桥"用拟人手法写自然景色:青山和白云好像在比赛谁更高,蜿蜒的石路连接着乡野小桥。这里"斗争高"的写法特别生动,把静止的景物写得活灵活现,让读者感受到大自然蓬勃的生命力。
后两句"几个长松高出屋,门前杨柳未成条"把镜头拉近到屋前:几棵高大的松树探出屋顶,门前的杨柳枝条还没完全长开。这里用"几个"来形容松树,显得随意自然;"未成条"的杨柳暗示这是早春时节,带着新生的稚嫩感。
全诗妙在看似随意勾勒,实则处处精心:远景与近景的搭配,青白色彩的对比,松树的高大与杨柳的柔嫩形成反差。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这些生动的景物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他对这种朴素山居生活的喜爱,以及淡泊宁静的心境。就像用文字画了一幅水墨画,留给人无限遐想空间。
朱应辰
初苏州府吴江人,字文奎,号寄翁。少事举业,旋弃去。从杨铁崖学古文。洪武初应诏起,乞近地养亲,为本郡儒学训导,改江阴。博学多伎能,篆籀法古,亦善白描人物。有《漱芳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