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仲晦古意廿一首爱而和之仍次其韵 其十一

志士慕功业,富贵鸿毛轻。
仁人怀道义,不为功业萦。
富贵讵可求,功业从自生。
狂狷奚所取,无由见中行。

现代解析

这首诗探讨了两种人生态度的对比,核心思想是:真正的价值不在于外在成就,而在于内心的坚守。

诗中先用"志士"和"仁人"作对比: - 追求功业的人把富贵看得很轻(像鸿毛一样) - 但真正有仁德的人更看重道义,不会被功业束缚

接着点明一个深刻道理: - 富贵不能强求("讵可求"就是"哪能强求"的意思) - 真正的功业会自然产生(就像果子熟了自然落下)

最后用"狂狷"和"中行"的对比: - 偏激或拘谨(狂狷)都不是最佳选择 - 但现实中很难找到完美中庸(中行)的人

全诗亮点在于破除两个常见误区: 1. 功名富贵不是人生终极目标 2. 刻意追求反而得不到真正的成就

诗人想告诉我们:与其焦虑地追逐外在成功,不如先修养品德。真正的成就会像春天的花朵一样,在条件成熟时自然绽放。这种思想在今天这个急功近利的时代尤其值得品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