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监察师巨源将辟予为政,因读嵇康与

自古贤能,壮岁飞腾,老来退闲。念一身九患,天教寂寞,百年孤愤,日就衰残。麋鹿难驯,金镳纵好,志在长林丰草间。唐虞世,也曾闻巢许,遁迹箕山。越人无用殷冠。怕机事缠头不耐烦。对诗书满架,子孙可教,琴樽一室,亲旧相欢。况属清时,得延残喘,鱼鸟溪山任往还。还知否,有绝交书在,细与君看。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是监察师巨源即将被任命为官,作者写来劝诫巨源的一首词。让我们来逐句分析这首词的含义和魅力。

首句“自古贤能,壮岁飞腾,老来退闲”,表达了自古以来的贤能之士,年轻时都有一番作为,但到老时却选择隐居退闲。这是对巨源可能面临的命运的一种预示。

接下来,“念一身九患,天教寂寞,百年孤愤,日就衰残”,作者表达了对人生波折和衰老的感慨。人的一生充满了困难和挫折,最终会感受到孤独和衰老。这是对人生无常的深刻体验和理解。

“麋鹿难驯,金镳纵好,志在长林丰草间”,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即使拥有权力和地位(金镳代表权力),他的志向还是在山林间的自由生活。这是对权力与自由的对比和选择。

“唐虞世,也曾闻巢许,遁迹箕山”,作者提到古代有巢许这样的贤士,他们在唐虞时代选择了隐居箕山,这是对古代贤士行为的赞美和对巨源可能选择隐居的暗示。

“越人无用殷冠”,表达了作者对于权力地位的不屑。越人不需要殷商的冠冕,意味着他们不追求外在的荣华富贵。

“怕机事缠头不耐烦”,表达了作者对繁琐事务的厌恶。他害怕被繁杂的事务困扰,更倾向于简单自由的生活。

接下来,“对诗书满架,子孙可教,琴樽一室,亲旧相欢”,描绘了作者理想的生活画面:满是诗书的书房、可教育的子孙、亲人的欢聚和琴酒的陪伴。这是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况属清时,得延残喘,鱼鸟溪山任往还”,表达了作者对于现状的接受和对未来的期待。在这个清平的时代,他得以延续生命,享受鱼鸟溪山的自由。

最后,“还知否,有绝交书在,细与君看”,作者提到有绝交书存在,暗示巨源如果选择接受官职,可能会失去一些重要的东西,包括与作者的关系。这是作者对巨源的最后的劝诫和警示。

总的来说,这首词是作者对巨源的一种劝诫和警示,表达了对权力与自由的思考、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语言深入浅出,富有哲理,展现了作者的智慧和魅力。

白朴

白朴(1226—约1306) 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汉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附近),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晚岁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终身未仕。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曲作家、杂剧家,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合称为元曲四大家。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董月英花月东墙记》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