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有故事的石头——放钵石。
前两句说这块石头不一般,以前有僧人在这里转动化缘的钵盂("转钵盂"是化缘的象征),石头旁边是南北走向的崎岖山路。简单来说,这石头是个"有佛缘的网红打卡点",但位置很偏僻。
后两句是诗人的感慨:路过的人只会对着石头感叹几句("空嗟欢"就是白感叹),但根本不懂它背后的深意——"西来意"指的是达摩祖师从西方来中国传法的初心,也就是佛法的真谛。诗人其实在吐槽:现代人看古迹就爱凑热闹,却不思考背后的精神内涵。
全诗亮点: 1. 用一块石头串起古今,小物件有大寓意 2. "崎岖"既写实指山路难走,又暗喻悟道之路不易 3. 最后一句灵魂拷问:你看到的到底是石头,还是它承载的智慧?
就像现在很多人去寺庙只顾拍照,却不关心佛教文化。诗人早在一千年前就发现了这个问题——我们容易迷恋表面,却忽略了事物真正的价值。
章得象
(978—1048)建州浦城人,字希言。真宗咸平五年进士。授大理丞、知玉山县。历知台、南雄、洪州。入翰林为学士,积官礼部侍郎兼龙图阁学士,进承旨兼侍讲学士。在翰林十二年,刘太后听政时能独立自守,为仁宗所赏识。景祐三年,擢同知枢密院事,改户部侍郎。宝元元年拜相。居中书八年,不用宗党亲戚。庆历中,于范仲淹等推行新政持缄默态度,遂以久居相位无所建明遭劾。五年,出判陈州及河南府,寻以疾致仕。卒谥文宪,改文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