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洞

拾级寻幽处,苔沾屐齿香。
露华侵径草,朝旭上扶桑。
洞古苍虬合,灯残贝叶荒。
焚香一冥坐,身意总相忘。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清晨探访罗汉洞的所见所感,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内心体验,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境界。

首联"拾级寻幽处,苔沾屐齿香"写诗人沿着台阶寻找幽静之地,青苔沾湿了鞋底却散发着清香。这里用"苔香"这个反常规的搭配,暗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受。

颔联"露华侵径草,朝旭上扶桑"继续写景:露水打湿了小径上的野草,朝阳正从东方升起。这两句通过"侵"和"上"两个动词,把晨景写得生动活泼。

颈联"洞古苍虬合,灯残贝叶荒"转入对洞中景象的描写:古老的洞穴里盘绕着苍劲的藤蔓,残灯照着荒废的佛经。"贝叶"指佛经,暗示这里曾是修行之地。

尾联"焚香一冥坐,身意总相忘"是全诗高潮:诗人点香静坐,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这是对禅修体验的直接描写,也是全诗的主旨所在。

整首诗就像一组电影镜头:从登山寻幽开始,经过晨露朝阳,最后聚焦在古洞禅坐。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把一次普通的登山经历升华成了精神超脱的体验。最打动人的是那种"身意相忘"的境界,让人感受到禅修的宁静与超然。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