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洲图为江阴夏叔度赋今其孙珙珍藏于家
江云漫漫天漠漠,冻云著风吹不薄。
巫娥翠失十二鬟,春花乱零飞雪落。
千山万山削瑶璚,瀛洲路近芙蓉城。
仙人白凤望不到,满前琪树纷纵横。
树根谁坐蘧庐底,寒衾布袍僵不起。
此时清兴与谁同,惟有骑驴暗香里。
巫娥翠失十二鬟,春花乱零飞雪落。
千山万山削瑶璚,瀛洲路近芙蓉城。
仙人白凤望不到,满前琪树纷纵横。
树根谁坐蘧庐底,寒衾布袍僵不起。
此时清兴与谁同,惟有骑驴暗香里。
现代解析
这是一首描绘雪景的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通俗易懂的分析:
1. 诗歌开头,“江云漫漫天漠漠,冻云著风吹不薄。”描述了江边的天空云层厚重,天气寒冷,冻云被风吹得难以散去。这样的环境为接下来的雪景做了铺垫。
2. “巫娥翠失十二鬟,春花乱零飞雪落。”诗人用仙女巫娥的形象来描绘雪花,雪花像巫娥头上的翠环一样纷纷飘落,又像春天的花朵乱纷纷地散落,这样的比喻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雪花的美丽和纷飞的情景。
3. “千山万山削瑶璚,瀛洲路近芙蓉城。”这里诗人用千山万山削成的瑶璚(美玉)来形容雪景中的山峰,显得景象非常壮观。而瀛洲则是神话中的仙境,芙蓉城则暗指美丽的地方。这两句诗表达了整个雪景的奇幻和壮观。
4. “仙人白凤望不到,满前琪树纷纵横。”诗人借助神话元素,描绘了仙人骑着白凤在远方翱翔,眼前则是琪树(神话中的玉树)纵横交错。这样的描绘进一步展现了雪景的奇幻和神秘感。
5. “树根谁坐蘧庐底,寒衾布袍僵不起。”这里诗人描绘了一个坐在树根下的人,他披着寒冷的被子,穿着布袍,身体僵硬无法起身。这个形象可能是诗人自我写照,表达了面对严寒雪景时的艰辛和无奈。
6. “此时清兴与谁同,惟有骑驴暗香里。”诗人表达了在寒冷的雪夜里,虽然身体感到寒冷,但内心的兴致却非常高昂。这种清兴只有骑在驴背上,闻着雪中的淡淡香气才能深切体会。这两句诗展现了诗人在艰苦环境中的乐观和自得。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雪景的壮观和神秘,以及诗人在其中的情感和体验,展现了诗歌的魅力和精髓。诗人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雪天的美丽、艰辛和乐观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