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孟河口

乍别兰陵去,犹倾江上尊。
云山新客路,岁月旧衡门。
晚渡回潮急,荒村贾舶喧。
三年仍放棹,从此隔庭萱。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离开兰陵(今江苏常州一带)时复杂的心情和沿途所见。全诗通过简洁的画面和细腻的情感,传递出漂泊中的孤独与对家乡的思念。

首联“乍别兰陵去,犹倾江上尊”写刚离开兰陵,还在江边饮酒告别。一个“乍”字点出离别突然,“犹倾”暗示不舍,酒成了情感的寄托。

颔联“云山新客路,岁月旧衡门”形成鲜明对比:眼前是陌生山水的新旅途,心里却惦记着家乡的老屋。“新”与“旧”的对撞,凸显了漂泊者矛盾的心理状态。

颈联“晚渡回潮急,荒村贾舶喧”用动态场景渲染氛围:傍晚渡口潮水湍急,荒僻的村落因商船往来而嘈杂。这两句没有直接抒情,但急促的潮声和市井喧闹,反而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

尾联“三年仍放棹,从此隔庭萱”最动人:漂泊三年还要继续行船,从此与母亲(“庭萱”指母亲)相隔更远。最后“隔庭萱”三字突然转向亲情,让前面所有景物都蒙上思乡的愁绪。

全诗妙在“藏情于景”——看似平静地记录行程,实则每个画面都暗含情感:江边饮酒的停顿、新旧空间的对比、喧闹中的孤独,最终汇聚成对母亲的牵挂。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让离别之苦和羁旅之愁显得更加深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