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山
武山山势凌云雄,当南突出虎鼻峰。
峰头直上九千丈,翠光倒削玉芙蓉。
飞湍瀑流挂绝壁,松桧龙鳞柯铁屈。
就中楼阁开窅冥,风霆白昼惊霹雳。
紫虚真人华盖仙,朱颜绿发不笑言。
手持天关踏地轴,服饵玄牝耕丹田。
琪花瑶草时堪把,红尘谁是长年者。
猿鹤如能问道心,云在山上水山下。
峰头直上九千丈,翠光倒削玉芙蓉。
飞湍瀑流挂绝壁,松桧龙鳞柯铁屈。
就中楼阁开窅冥,风霆白昼惊霹雳。
紫虚真人华盖仙,朱颜绿发不笑言。
手持天关踏地轴,服饵玄牝耕丹田。
琪花瑶草时堪把,红尘谁是长年者。
猿鹤如能问道心,云在山上水山下。
现代解析
这首《武山》用夸张又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座气势磅礴的仙山,同时暗藏对修道长生的思考。全诗可以分成三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震撼的自然奇观(前六句)
诗人用"凌云雄""虎鼻峰"形容山势像猛虎般威猛,又用"九千丈"(夸张手法)突出山的高度,山顶像被削尖的玉石莲花。瀑布从悬崖飞泻而下,松树树皮如龙鳞般粗糙,树枝像铁一样弯曲——这些画面充满力量感,让人仿佛看到一座充满野性美的神山。
第二部分:山中的神仙世界(中间六句)
深山里有若隐若现的楼阁,突然的风雷声像晴天霹雳(制造神秘感)。这里住着紫虚真人(道教神仙),他红润的脸、乌黑的头发却从不言笑,掌控着天地枢纽("天关地轴"指宇宙关键),靠修炼丹田(道家养生法)保持青春。诗人用"玄牝""耕丹田"等道家术语,暗示修道如同耕种内在的"田地"。
第三部分:凡人与仙境的对比(最后四句)
山中遍地是珍稀花草("琪花瑶草"),但尘世中谁能真正长生?诗人用猿猴、白鹤(象征灵性动物)提问:若想悟道,就该明白"云在山上,水在山下"这样自然的真理——暗指修道要顺应自然规律,而非强求。
全诗亮点:
1. 画面感极强:像电影镜头,从远观山势到近看瀑布松树,再聚焦到仙人特写。
2. 夸张手法:九千丈、风雷霹雳等描写让人直观感受仙山的超凡脱俗。
3. 哲理暗藏:最后用云水的位置比喻"道法自然",暗示长生不是硬求,而是悟透天地法则。
普通人读这首诗,既能享受壮丽山景的想象,又能感受到中国人对"天人合一"的追求——高山在这里不仅是风景,更是悟道的象征。
周是修
(1354—1402)明江西泰和人,名德,以字行。少孤力学,洪武末举明经,为霍丘县学训导,建文间为衡王府纪善,留京师,预翰林纂修。好荐士,屡陈国家大计。燕兵入京城,自经于应天府学尊经阁。尝辑古今忠节事为《观感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