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禠亭 其二

野戍凄凄画角,山城处处寒砧。
最是秋风羁客,不堪暮雨乡心。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漂泊在外的游子,在秋风暮雨中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前两句用"野戍"(荒野的军营)和"山城"(山中的小城)两个典型场景,通过"画角"(军中的号角声)和"寒砧"(捣衣的砧声)这两种声音,营造出荒凉萧瑟的氛围。号角声让人感到凄冷,捣衣声则暗示着家家户户都在准备冬衣,更衬托出游子无家可归的凄凉。

后两句直接点明主题:秋风中最难熬的是漂泊在外的旅人,暮雨时分最让人承受不住的是思乡的心情。诗人用"最是"和"不堪"这两个词,把游子在特定环境下的心理感受推到极致,让读者能深切体会到那种刻骨铭心的乡愁。

整首诗就像一幅水墨画,用简单的意象勾勒出深秋时节的苍凉,又像一首小夜曲,用两种声音烘托出游子内心的孤寂。最妙的是,诗人没有直接说自己有多想家,而是通过环境描写让读者自己感受到这种情绪,这就是中国古诗"含蓄"的魅力所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