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游黄山》用生动的比喻和对比手法,展现了黄山的壮美与灵秀。
前两句"三十六峰高插天,瑶台琼宇贮神仙": - 用"高插天"形容黄山群峰直插云霄的雄伟气势 - "瑶台琼宇"把山峰比作神仙居住的玉楼仙阁 - 短短14字就勾勒出黄山既险峻又梦幻的双重特质
后两句"嵩阳若与黄山并,犹欠灵砂一道泉": - 把黄山与著名中岳嵩山对比 - 说即使嵩山和黄山并列,也缺少黄山特有的"灵砂泉"(可能指温泉或丹砂矿泉) - 通过这个巧妙对比,突出黄山独一无二的灵性之美
全诗亮点: 1. 数字运用:"三十六峰"具体化地表现黄山群峰林立 2. 虚实结合:既有实景描写,又融入神话想象 3. 对比手法:用知名嵩山作衬托,更显黄山特色 4. 语言凝练:28个字就完成从写景到抒情的完整表达
诗人通过这幅"神仙画卷",不仅展现黄山的外在雄奇,更抓住了它内在的仙灵气质,让读者感受到"天下第一奇山"的独特魅力。
朱彦
朱彦,字世英,南丰(今属江西)人。神宗熙宁九年(一○七六)进士,调舒州司法参军。哲宗绍圣中除江西转运判官,未几,移江东。徽宗继位,召为刑部侍郎。大观元年(一一○七),以显谟阁待制知杭州。四年,徙知颍昌府。宣和中,以疾乞归。卒于江宁,年六十八。事见《乾道临安志》卷三、清同治《南丰县志》卷二三。今录诗八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