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乐五十首 其十七
太虚作记曾兹夕,探幽快乘清兴。
皓月中天,秋光似水,路入风篁支径。
山空夜静。
爱行路松香,漱来泉冷。
流水声中,隔林依约度疏磬。
今宵风景未减,只潇斋寂坐,尘念都屏。
兰纸书成,蜡光透入,净几明窗相映。
盈盈照影,想此月清晖,古人同领。
问月何如,一般清味永。
皓月中天,秋光似水,路入风篁支径。
山空夜静。
爱行路松香,漱来泉冷。
流水声中,隔林依约度疏磬。
今宵风景未减,只潇斋寂坐,尘念都屏。
兰纸书成,蜡光透入,净几明窗相映。
盈盈照影,想此月清晖,古人同领。
问月何如,一般清味永。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秋夜赏月的场景,展现了作者超然物外的闲适心境和对自然之美的感悟。
上片写景: 1. 开篇回忆过去曾在这个时辰游览的经历,表达乘兴探幽的愉悦。"皓月中天,秋光似水"用月光和秋水营造出澄澈透明的意境。 2. 走在竹林小径上,山中夜色静谧。特别喜欢松香和清泉的凉意,流水声中隐约传来寺庙的钟声。这些感官描写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下片抒情: 1. 今夜风景依旧,但作者选择安静地坐在书房,放下世俗杂念。在烛光下写字,窗明几净的环境衬托出内心的宁静。 2. 望着月光下的身影,想到古今多少人都曾沐浴同样的月光,不禁对月发问:这清幽的韵味是否永恒不变?结尾的设问意味深长,将个人感受升华为对永恒的思考。
全词特色: - 语言清新自然,像"秋光似水"、"松香"、"泉冷"等用语都很平实但意境优美 - 通过对比动(探幽)与静(寂坐),展现不同方式的闲适之乐 - 最后将个人体验与千古明月相联系,使作品具有穿越时空的感染力
这首词告诉我们:生活中最美好的时刻往往是在宁静中感受自然,这种体验古今相通,永恒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