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日同人城南看花各赋七言古诗追和苏东坡杨孟载两先生作

东坡久不出,孟载亦已矣。
一朝风雅擅千秋,六百年间两壬子。
吉祥古寺荒苍苔,西江省掖安在哉。
更逢我辈文酒会,看花又向城南来。
今年闰岁春尚浅,草色才青柳条软。
桃花李花漫烂开,新红乱飐玻璃盏。
诸公豪迈世绝伦,狂歌雅谑皆天真。
浩劫不须问前后,座中俱属当时人。
槛外西山衔落日,诸公有兴转超逸。
春水平铺玳瑁筵,香风争送珊瑚笔。
气酣诗就声铿锵,花前酹酒呼苏杨。
千古风流有同调,九原一笑神洋洋。

现代解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清明节时节城南看花的场景,表达了对苏轼和杨孟载两位历史人物的怀念和追思之情。

首先,诗人提到东坡和孟载,他们都是历史上的文学巨匠,但都已经去世很久了。这里,诗人通过“一朝风雅擅千秋,六百年间两壬子”来表达这两位文人在文学上的成就和影响力,他们的影响如同星辰一般,穿越时空,照耀至今。

接着,诗人描绘了吉祥古寺荒芜的景象,暗示了历史变迁,世事无常。然而,即使寺庙荒凉,诗人们依然在清明时节聚集在一起,享受着文酒之乐,这种聚会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在描绘自然景象时,诗人写道:“今年闰岁春尚浅,草色才青柳条软。桃花李花漫烂开,新红乱飐玻璃盏。”这里用春天的美景来映衬诗人们的聚会,表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中还提到了诗人们的豪迈和天真,他们畅饮高歌,诗情迸发。在座的各位都是当时的才子,他们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最后,诗人通过描绘西山的落日和春水平铺的景象,表达了诗人们的超然物外和豁达心境。在欢声笑语中,诗人与苏轼、杨孟载两位先贤共鸣,仿佛九原之上,他们也能一笑泯恩仇。

总之,这首诗通过描绘清明节时节城南看花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同时也展现了诗人们超然物外、豁达开朗的胸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