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地院

大历年中茅结宇,禅翁瓶锡久曾留。
飞泉堂下雨长滴,偃石道傍云不收。
野鸟归来群木晚,老猿啼罢一山秋。
世人多事头多白,底事情闲亦白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深山古寺的宁静景象,同时透露出对世俗生活的感慨。

前四句写景:唐代大历年间,有人在这茅草屋里修行,高僧曾长期在此居住。寺庙飞檐下的雨水常年滴落,路边横卧的石头旁云雾缭绕不散。这些描写营造出一个远离尘嚣、清幽古朴的修行环境。

后四句由景入情:傍晚时分野鸟归巢,猿猴的啼叫声让整座山更显秋意。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感叹:世人忙于俗务愁白了头,可为什么我这样清闲的人也会白头呢?这里暗含深意——看似在修行的人,内心可能也未能真正超脱。

全诗妙在最后两句的转折,表面写寺庙清幽,实则通过"闲人也白头"的反问,暗示修行未必能完全摆脱烦恼。这种含蓄的表达让诗歌更有韵味,也让读者思考:真正的超脱不在于身处何地,而在于心境如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