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画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它的魅力吧。
首句“山中无复物外想”,诗人置身于山林之中,内心纯净,抛开了世俗的杂念。这里的“物外想”指的是超脱世俗、不被尘世纷扰所牵绊的想法。诗人仿佛在山林间找到了一片心灵的净土,让自己的思绪得以自由驰骋。
次句“梅花开落又新年”,诗人通过梅花的盛开与凋零,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和季节的更迭。梅花的开放和凋谢象征着生命的循环和变化,而新的一年的到来则意味着新的开始和希望。
第三句“人生已分事多少”,诗人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意识到生活中必然会有各种各样的事情发生。这句话提醒我们,人生的道路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经历和挑战。但诗人并没有感到沮丧,而是接受了这些不可避免的现实。
最后一句“拟结诗翁向上缘”,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追求精神上的提升。这里的“诗翁”可以理解为诗人自己,也可以理解为古代的诗人。诗人希望通过诗这种形式,找寻到一种超越现实的精神寄托,让自己的心灵得到升华和净化。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情的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和诗歌的深刻感悟,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那份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升华的内在情怀。
萧立之
萧立之(一二○三~?)(生年据本集卷下《壬午元日试笔……》“年似渭滨人样子”、“记前壬午甫能冠”推定),原名立等,字斯立,号冰崖,宁都(今属江西)人。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进士。历知南城县,南昌推官,通判辰州。宋亡归隐。有《冰崖诗集》二十六卷,已佚。明弘治十八年九世孙敏辑刊《冰崖公诗拾遗》三卷。事见本集末附萧敏《识后》,明嘉靖《赣州府志》卷九有传。萧立之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弘治十八年刻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