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驹篇(壬寅)

良马期千里,不辨骥与骜。
卓哉武皇帝,高识薄九霄。
八骏绝蹄迹,六闲久寂寥。
神驹西北来,振鬣风云骄。
许身龙虎匹,磊落不可招。
以怀周王驾,目无汴水涛。
长鸣立大野,落日声萧萧。
五花散云锦,拳曲如麟毛。
高蹄未经凿,气夺千人豪。
居然自矜宠,安用九方皋。
饰以百宝络,缀以黄金镳。
珠缨压脑重,连钱贴脊飘。
持之献天子,未拟汉蒲梢。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匹神驹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英雄人物的赞美和向往。

首先,诗人用“良马期千里,不辨骥与骜”来形容这匹神驹,意思是说这匹马有着千里驰骋的潜力,但却不被人们轻易识别,就像古代传说中的千里马一样。这里的“骥”指的是千里马,“骜”则是指骏马,但诗人强调的是这匹马的特殊性,它远超常人想象。

接着,“卓哉武皇帝,高识薄九霄”赞美了这匹马的主人,即武皇帝,他有着非凡的见识和胸怀,就像高不可攀的九霄云外。这里诗人把马和主人联系在一起,突出了神驹的价值。

“八骏绝蹄迹,六闲久寂寥”描述了神驹曾经的辉煌,它曾经与八骏一起驰骋,留下绝世的蹄印,但现在却显得寂寞。这里的“六闲”可能指的是马厩中的其他马匹,它们久闲无事,与神驹形成鲜明对比。

“神驹西北来,振鬣风云骄”描绘了神驹的雄姿,它从西北方向来,鬃毛飞扬,气势如虹。这里的“振鬣”是指马鬃随风飘动,“风云骄”则形容神驹的威风。

“许身龙虎匹,磊落不可招”表达了诗人对神驹品格的赞美,它愿意与龙虎为伍,坦荡磊落,不受世俗束缚。

“以怀周王驾,目无汴水涛”描述了神驹的忠诚,它怀念周王的驾车,对汴水的波涛不屑一顾。这里的“周王驾”指的是周武王,而“汴水涛”则象征着困难和挑战。

“长鸣立大野,落日声萧萧”描绘了神驹在广袤的草原上长鸣,声音在落日余晖中显得格外凄凉。这里的“长鸣”和“萧萧”都给人一种孤独和哀愁的感觉。

“五花散云锦,拳曲如麟毛”形容了神驹的美丽,它的毛色如同五彩斑斓的云锦,拳曲的毛发像麒麟的毛一样。

“高蹄未经凿,气夺千人豪”赞美了神驹的纯朴和力量,它的高蹄未经雕琢,却足以震慑千人。

最后,“居然自矜宠,安用九方皋”表达了诗人对神驹的欣赏,它虽然自视甚高,但却不需要像九方皋那样的人来发现它的价值。

整首诗通过描绘神驹的形象,赞美了英雄人物的品质和气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张问陶

张问陶(1764—1814) ,清代杰出诗人、诗论家,著名书画家。字仲冶,一字柳门。因善画猿,亦自号“蜀山老猿”。嘉庆十九年(1814)三月初四日,病卒于苏州寓所。其生平事迹见《清史稿》卷四八五《文苑》、《清史列传》卷七二《文苑传三》、胡传淮著《张问陶年谱》、《张船山书画年谱》等文献。张问陶著有《船山诗草》,存诗3500余首。其诗天才横溢,价重鸡林,与袁枚、赵翼合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被誉为“青莲再世”、“少陵复出”、清代“蜀中诗人之冠”,也是元明清巴蜀第一大诗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