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郊游的生动画面,语言清新自然,充满生活气息。
前两句写诗人春游的雅兴。"绿杨芳草"勾勒出春意盎然的背景,诗人正悠闲地流连其中。突然一场急雨打破了这份惬意,雨水打湿了马鞍上的锦缎坐垫,却意外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催诗"二字巧妙写出自然景物对诗兴的触发。
后两句笔锋一转,通过野花与农人的对比,形成有趣的意境。"野花"本是无情之物,却似不解游人雅兴般兀自开放;而田间默默耕作的农人,更是与游春之乐形成鲜明对照。这种对比既展现了春日不同的生活图景,又暗含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关注。
全诗短短四句,既有明快的春景描写,又暗含社会观察,语言通俗却意境深远。特别是"背人无语自耕田"一句,以白描手法刻画农人形象,看似平淡却余味悠长,体现了宋代诗歌注重写实的特点。
汪若容
(1107—1161)歙州歙县人,字正夫。汪叔詹从子。高宗绍兴五年进士。为永兴县主簿,迁知洪州。召对,进数千言皆切中时弊,除将作监丞。金兵犯淮甸,感慨时危国忧,抱愤以卒。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