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宫除夕

寒色苍苍落日斜,空庭独立数归鸦。
石人此际方无泪,羽客今宵亦有家。
已判离愁消竹叶,谁堪诗句颂椒花。
明朝揽镜休怜色,未入新年鬓已华。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除夕夜的孤独与感慨,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传递出岁月流逝、人生易老的怅惘。

逐句解析:

1. “寒色苍苍落日斜,空庭独立数归鸦。” - 开篇写景:苍茫的暮色中,夕阳西斜,诗人独自站在空荡荡的庭院里,数着归巢的乌鸦。 - 画面感极强,用“寒色”“空庭”“归鸦”营造出冷清孤寂的氛围,暗示诗人内心的孤独。

2. “石人此际方无泪,羽客今宵亦有家。” - “石人”指石头人像,本无感情,自然不会流泪;“羽客”指道士,本应超脱尘世,但今晚也有家可归。 - 诗人用对比手法,反衬自己的孤独无依——连石头和道士都有“归宿”,而自己却漂泊在外,无处可去。

3. “已判离愁消竹叶,谁堪诗句颂椒花。” - “竹叶”指酒(古代有竹叶青酒),诗人想借酒消愁;“椒花”是古代除夕用来祈福的花,诗人却无心歌颂佳节。 - 这两句写诗人试图排解离愁,却发现连应景的诗句都写不出,进一步突出内心的苦闷。

4. “明朝揽镜休怜色,未入新年鬓已华。” - 结尾感慨:明天早晨照镜子时,不必感叹容颜衰老,因为还没到新年,鬓发早已斑白。 - 直接点明主题——岁月无情,人未老而心先衰,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伤感。

整体赏析: 这首诗以除夕夜为背景,通过冷清的景物、孤独的处境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年华老去、人生漂泊的感慨。语言朴实自然,但意境深远,容易引起读者共鸣。尤其是最后两句,以“鬓已华”的细节,将抽象的时光具象化,让人真切感受到生命的流逝。

情感核心: 孤独、漂泊、岁月无情、人生易老。

0